哪一款十銓科技M.2 PCIe SSD最適合自己
隨著M.2 PCIe價格逐漸親民,市面上M.2固態硬碟可謂五花八門,而AMD的崛起,更加速了頂級規格Gen4x4的普及進度,這些琳瑯滿目的M.2 PCIe SSD究竟有什麼區別?該怎麼挑選最適合自己的SSD?今天來說明一下目前SSD散熱片種類最多樣、最豐富的十銓科技推出的各式M.2 PCIe SSD。
一般最常見的M.2 SSD均屬於裸片,亦即不帶散熱片的形式,這類產品少了散熱片成本,通常有較高性價比,注重規格、耐用度等較基本的差異,也就是原料好、售價便宜就會成為最大贏家,這是個血腥的市場,客群也較為面向消費大眾;缺點是外觀沒什麼選擇、散熱能力有限,如果你注重外觀美感或長時間高度使用SSD,建議選擇帶散熱片的產品。了解更多
十銓旗下T-FORCE電競品牌提供非常完善的方案讓玩家做選擇,包含石墨烯、陶瓷、水冷、鋁鰭片等四種,可以對應到不同的使用環境和外型需求。
散熱片最主要功能,是希望M.2 PCIe SSD能夠維持高速運轉的同時,不易因溫度過高而產生降速保護機制,小編個人也是選擇有散熱片的產品。十銓科技T-FORCE的M.2 PCIe SSD命名都有一個規則,前面會用一個單字區分不同散熱片種類,後方數字則代表PCIe版本和頻寬,像340就是代表Gen3x4,大家可依這個邏輯去挑選!
在T-FORCE SSD型號中,看到「Z」開頭的就是使用石墨烯作為散熱片,像Z330、Z340、Z440等都是用石墨烯為底材,上方設計不同的樣式作出產品差異。依官方網站說明的測試,可以比無散熱片的SSD多9%以上的降溫效果,因為在石墨烯和銅箔間的疊層膠合也具散熱性。
另外一個優點,這個散熱片整體厚度不到1mm,不必擔心不同零組件間的結構問題,安裝完後就像安裝沒有散熱片的產品一樣!能這麼薄又有這麼強力的散熱,果然是獲得了台灣發明專利的厲害產品!
在T-FORCE SSD型號中看到「C」開頭就是使用陶瓷作為散熱片,目前有推出一款C440,兼具特殊性和白金美感。
陶瓷本身具有散熱瓦數高、不蓄熱等特性,在十銓的測試過程中,發現獎產品安裝在裝有風扇的機殼內,降溫效果竟高達18%,而在市場較少見、完全無風扇的機殼中僅有2%,這個差距其實挺符合陶瓷本身是熱導優於熱散的特性。
上方這兩款散熱片總體來說都是熱導能力優於熱散能力的散熱片,換句話說,若有風扇為機殼內帶來空氣對流,搭配這兩款材質所導出的熱,就可以達到強力散熱效果。
從推出就引起廣大討論的一款產品「T-FORCE CARDEA LIQUID」,因為這款SSD不像CPU水冷是流動式的,導致有非常多人質疑這想產品的水冷散熱能力。
這種型式的水冷散熱能力的確不如CPU的水冷,畢竟CPU水冷不僅水能對流,還搭配著風扇將熱散出。但其實Gen3x4的SSD在熱生成上不像CPU那麼高,相對來說也不需要這麼強大的散熱裝置去降溫,只是我們都統稱為「水冷」。
根據測試,散熱效果在有無風扇的情況下,皆可達13%左右的降溫效果,而且效果不錯。
順帶一提,很多玩家注重裝機的一體性,於是T-FORCE提供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水冷液,厲害的是這水冷液還可以互相加一起調出特殊色,簡直是PC DIY愛好者的福音!
有些考慮比較多的玩家提到,這個水冷液會不會因溫度過高而沸騰爆開?T-FORCE CARDEA LIQUID水冷液的沸點為187℃,一般是沒有那麼容易讓水冷液沸騰的!
最後是全系列中散熱效果最強的「CARDEA II」,這款的設計可以說是市面上各式SSD散熱片的先驅,採用常見的鋁為材質,並在上方使用特殊結構設計加強散熱能力,這個散熱方案也獲得了台灣專利的殊榮。
目前測試在裝有風扇的機殼中,可得到高達21%的降溫效果,在官網上標示的15%是略為保守的估算值,相較於前面幾款散熱能力更強。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散熱片高度較高,若安裝在最靠近CPU的那個PCIe插槽,由於高度的關係,可能會與規格稍大的顯卡卡到,建議將顯卡改為直立式,比較不容易讓金手指彎折,或是把這顆SSD再往下一格插槽安裝,就能避開上述的狀況。
現在市面上普遍分成Gen3和Gen4的規格,這邊指的是PCIe的版本,而我們常說的Gen3x4,後面的x4則代表的是通道數,具體選擇要用哪一款M.2 PCIe SSD還是得看自己的主機板和CPU支援程度而定,我們從主機板的SPEC內可以查到。
資料來源: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g-crosshair/rog-crosshair-viii-dark-hero-model/spec/
目前AMD的X570、B550兩個chipset可支援Gen4的M.2 PCIe SSD,INTEL則是在Z490這個chipset部分主機板有開放,預計到Z590後普遍開放。如果不是上述晶片組的主機板,記得最多就買到Gen3x4的規格就好囉!不要為了追求最高速度買了Gen4x4的SSD回來結果支援不到,得不償失!
1. 無散熱片
一般最常見的M.2 SSD均屬於裸片,亦即不帶散熱片的形式,這類產品少了散熱片成本,通常有較高性價比,注重規格、耐用度等較基本的差異,也就是原料好、售價便宜就會成為最大贏家,這是個血腥的市場,客群也較為面向消費大眾;缺點是外觀沒什麼選擇、散熱能力有限,如果你注重外觀美感或長時間高度使用SSD,建議選擇帶散熱片的產品。了解更多
2. 帶散熱片
十銓旗下T-FORCE電競品牌提供非常完善的方案讓玩家做選擇,包含石墨烯、陶瓷、水冷、鋁鰭片等四種,可以對應到不同的使用環境和外型需求。
散熱片最主要功能,是希望M.2 PCIe SSD能夠維持高速運轉的同時,不易因溫度過高而產生降速保護機制,小編個人也是選擇有散熱片的產品。十銓科技T-FORCE的M.2 PCIe SSD命名都有一個規則,前面會用一個單字區分不同散熱片種類,後方數字則代表PCIe版本和頻寬,像340就是代表Gen3x4,大家可依這個邏輯去挑選!
A. 石墨烯散熱片:
在T-FORCE SSD型號中,看到「Z」開頭的就是使用石墨烯作為散熱片,像Z330、Z340、Z440等都是用石墨烯為底材,上方設計不同的樣式作出產品差異。依官方網站說明的測試,可以比無散熱片的SSD多9%以上的降溫效果,因為在石墨烯和銅箔間的疊層膠合也具散熱性。
另外一個優點,這個散熱片整體厚度不到1mm,不必擔心不同零組件間的結構問題,安裝完後就像安裝沒有散熱片的產品一樣!能這麼薄又有這麼強力的散熱,果然是獲得了台灣發明專利的厲害產品!
B. 陶瓷散熱片:
在T-FORCE SSD型號中看到「C」開頭就是使用陶瓷作為散熱片,目前有推出一款C440,兼具特殊性和白金美感。
陶瓷本身具有散熱瓦數高、不蓄熱等特性,在十銓的測試過程中,發現獎產品安裝在裝有風扇的機殼內,降溫效果竟高達18%,而在市場較少見、完全無風扇的機殼中僅有2%,這個差距其實挺符合陶瓷本身是熱導優於熱散的特性。
上方這兩款散熱片總體來說都是熱導能力優於熱散能力的散熱片,換句話說,若有風扇為機殼內帶來空氣對流,搭配這兩款材質所導出的熱,就可以達到強力散熱效果。
C. 水冷式散熱片:
從推出就引起廣大討論的一款產品「T-FORCE CARDEA LIQUID」,因為這款SSD不像CPU水冷是流動式的,導致有非常多人質疑這想產品的水冷散熱能力。
這種型式的水冷散熱能力的確不如CPU的水冷,畢竟CPU水冷不僅水能對流,還搭配著風扇將熱散出。但其實Gen3x4的SSD在熱生成上不像CPU那麼高,相對來說也不需要這麼強大的散熱裝置去降溫,只是我們都統稱為「水冷」。
根據測試,散熱效果在有無風扇的情況下,皆可達13%左右的降溫效果,而且效果不錯。
順帶一提,很多玩家注重裝機的一體性,於是T-FORCE提供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水冷液,厲害的是這水冷液還可以互相加一起調出特殊色,簡直是PC DIY愛好者的福音!
有些考慮比較多的玩家提到,這個水冷液會不會因溫度過高而沸騰爆開?T-FORCE CARDEA LIQUID水冷液的沸點為187℃,一般是沒有那麼容易讓水冷液沸騰的!
D. 鋁鰭片散熱片:
最後是全系列中散熱效果最強的「CARDEA II」,這款的設計可以說是市面上各式SSD散熱片的先驅,採用常見的鋁為材質,並在上方使用特殊結構設計加強散熱能力,這個散熱方案也獲得了台灣專利的殊榮。
目前測試在裝有風扇的機殼中,可得到高達21%的降溫效果,在官網上標示的15%是略為保守的估算值,相較於前面幾款散熱能力更強。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散熱片高度較高,若安裝在最靠近CPU的那個PCIe插槽,由於高度的關係,可能會與規格稍大的顯卡卡到,建議將顯卡改為直立式,比較不容易讓金手指彎折,或是把這顆SSD再往下一格插槽安裝,就能避開上述的狀況。
3. 規格
現在市面上普遍分成Gen3和Gen4的規格,這邊指的是PCIe的版本,而我們常說的Gen3x4,後面的x4則代表的是通道數,具體選擇要用哪一款M.2 PCIe SSD還是得看自己的主機板和CPU支援程度而定,我們從主機板的SPEC內可以查到。
資料來源: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g-crosshair/rog-crosshair-viii-dark-hero-model/spec/
目前AMD的X570、B550兩個chipset可支援Gen4的M.2 PCIe SSD,INTEL則是在Z490這個chipset部分主機板有開放,預計到Z590後普遍開放。如果不是上述晶片組的主機板,記得最多就買到Gen3x4的規格就好囉!不要為了追求最高速度買了Gen4x4的SSD回來結果支援不到,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
1
9
22.Nov.2024
什麼是CAMM2 ? 是否未來SO-DIMM被取代?
30.Oct.2024
USB Flash Drive的規格及格式化
03.Oct.2024
如何安裝 T-FORCE SIREN GD120S AIO SSD 一體式水冷
27.Aug.2024
S.M.A.R.T. 監控軟體能做什麼
17.Jul.2024
專業人士首選:T-CREATE MASTER Ai DDR5 OC R-DIMM 工作站記憶體
28.Jun.2024
T-FORCE M.2 PCIe SSD 也可以安裝在顯示卡上進行容量擴充!?
18.May.2024
記憶體頻率與主機板之間的使用關係
05.Apr.2024
為什麼升級更換記憶體後無法正常開機?
18.Mar.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