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的 TBW 是什麼?一篇讓你輕鬆搞懂耐用度指標!
前言、
當大家在買內接式SSD 時,通常最先看的都是「速度」跟「容量」,但其實還有一個超重要又常被忽略的指標,那就是 TBW!今天小編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大家搞懂什麼是 TBW,以及為什麼它能決定內接式SSD 的「壽命」。
當大家在買內接式SSD 時,通常最先看的都是「速度」跟「容量」,但其實還有一個超重要又常被忽略的指標,那就是 TBW!今天小編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大家搞懂什麼是 TBW,以及為什麼它能決定內接式SSD 的「壽命」。
一、TBW 是什麼?
舉個例子:
假設一顆 2TB 的內接式 SSD,TBW 標示為 2,000TBW,那就代表它一輩子能承受 2,000TB 的資料寫入量。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想要寫滿這個數字真的超難~
二、TBW 其實就是內接式SSD 的「體力值」
但以下這幾類族群,就特別需要留意 TBW 指標:
- 經常剪影片、修照片或備份大量檔案的 創作者
- 經常進行資料寫入的 伺服器或 NAS 使用者
- 常常安裝、刪除遊戲或大量傳輸資料的 重度使用者

三、TBW 怎麼算?
TBW 的計算方式是:(容量 GB × NAND 耐用度)÷ 寫入放大係數(WAF)
- 容量(Capacity):容量越大,擁有的 NAND 儲存格就越多,能分散寫入次數,因此壽命更長。
- NAND 耐用度(NAND durability):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SLC、MLC、TLC、QLC),每個儲存單元可承受的寫入次數都不同。
- 寫入放大係數(WAF):表示內接式 SSD 為了儲存資料所需要額外執行的工作量。。WAF 越低,代表耐用度越高。
舉例來說:
一顆 1TB(約 1,000GB) 的 TLC SSD,若其 NAND 耐用度為 1,000 次寫入/抹除循環,且 WAF 為 1.5,那它的 TBW 約為 666TB。
簡單記住這句話就好:
「同一系列內接式 SSD 中,容量越大 → TBW 通常也越高 → 壽命越長。」
四、小結:選內接式 SSD 不只看速度,也要看 TBW!
簡單來說,TBW 代表一顆內接式 SSD 一生中能承受的總寫入量,TBW 越高代表耐用度越好。一般使用者幾乎不會用到這個上限,但如果你經常處理大型檔案或常做備份,就要特別注意 TBW。選購內接式 SSD 時要記得:速度帶來的是效能,耐用度才是長久的穩定。以上就是今天的小知識分享!
想知道更多關於內接式 SSD 的小撇步,別忘了持續關注小編,下次見!
相關文章
1
9
03.Oct.2025
AI PC 崛起:為什麼記憶體容量必須升級?
05.Sep.2025
支援 Apple Find My 的 SSD:T-CREATE P34F
12.Aug.2025
你準備好了嗎?一探究竟Switch 2 要用的 microSD Express 記憶卡
24.Jul.2025
USB4:新世代連接技術正式登場
01.Jul.2025
空間不足?擴充 Type-C 手機儲存空間的最佳方法
06.Jun.2025
綠色效能並進! 打造全面綠色科技力!
02.May.2025
氣冷式 VS. 水冷式散熱
02.Apr.2025
空間魔術師 iPhone外接儲存裝置
05.Mar.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