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D跟SSD為何讀寫速度差這麼多?龜速的HDD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買?
說到購買硬碟的時候,大家會直覺先想到SSD,讀寫速度及容量是購買時的主要考量點,但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大家追求高速讀寫SSD的同時,龜速的HDD為何依舊在儲存硬碟的市場中保有一席之地?究竟是什麼魔力,讓廣大的消費者依舊對HDD愛不釋手?繼續往下看就知道啦!

HDD其實就是「硬碟」的縮寫,但為了跟SSD有所區分,我們常用「傳統硬碟」以及「機械硬碟」來稱呼HDD,外觀大小也有2.5吋、3.5吋及5.2吋的分別。HDD之所以會被稱為HDD,就是因為它是由很多機械零件所組成,例如:讀寫頭、碟片、馬達、主控晶片與排線等,這麼多的零件最害怕的就是碰撞跟粉塵了,只要零件移位,很可能就會造成無法讀取或損壞的情況。

講到硬碟,不免要提到資料的儲存速度。至於HDD是如何進行資料讀寫的呢?它最主要是透過三個零件:讀寫頭、馬達與碟片,就像以前看到的黑膠唱片機一樣,利用讀寫頭,在透過馬達運轉的碟片上進行資料的讀寫(小編是不是默默透漏年紀了!?),其中最影響HDD的讀寫速度,就是馬達的轉速,轉速越快,讀寫速度就越快,所以我們常會在HDD的規格表上看到「xxxx轉」或「xxxxRPM」的資訊,但無論HDD的馬達轉得多快,一定會有物理的運轉極限,轉速大約落在4200 RPM至 15,000 RPM之間,家用的轉速大約落在4200 RPM至7200 RPM,更高的轉速為伺服器使用的規格,將轉速換算成常見的MB/s單位,7200 RPM的讀寫速度大約落在90至100MB/s。

SSD就是我們常說的固態硬碟,有2.5 吋、M.2、mSATA 和 U.2的外型,主要由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及控制器組成,NAND Flash又分為SLC、MLC、TLC及QLC,有些SSD也會再多一個「快取記憶體」,也就是常聽到的DRAM Cache,之所以稱之為「固態」硬碟,是因為它在組成上沒有活動零件,每個晶片都固定在電路板上,所以比起傳統硬碟更防摔,運作時相較HDD,幾乎沒有噪音(但認真用力摔還是會壞掉的,請各位手下留情)。
QLC、DRAM Cache、SLC Cache到底是什麼?《下篇》

SSD是利用改變電壓值的方式,將資料以電子的形式存在儲存單元內,相較HDD透過物理轉速的方式,SSD的讀取速度是HDD的好幾倍,光是SATA介面最高就可達500~600MB/s,與7200 RPM的HDD相比,整整快了5~6倍。
講完HDD與SSD的差異後,小編貼心的幫大家整理成表格:
依上述表格很明顯能知道,其實SSD的優點比HDD多更多,但為何還有人對HDD愛不釋手呢?HDD的外觀大小相較SSD明顯大很多,所以像筆電這種有限的電腦組裝空間中,適合小尺寸的SSD;至於儲存空間方面,在相同的儲存容量下,HDD的價格比SSD便宜得多,若安裝在桌上型電腦這種不常移動的電腦裝置上,可減少震動所造成的HDD機械損壞的風險,同時還能享受大容量的儲存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在HDD傳輸速度不及SSD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完全被SSD取代的原因,畢竟儲存空間還是硬碟主要的功能之一。
因此小編建議各位讀者們選購硬碟的時候,依照使用習慣分開選購最為合適。若是你的桌上型電腦想要有個備份資料用的硬碟,例如從小到大的照片或影片回憶,可以選擇HDD作為你的備份硬碟首選;針對有高速存取需求的使用情況,例如開機與經常使用的電腦作業軟體,小編就建議你可以購買SSD,享受一秒開機跟順暢作業的爽感!
HDD與SSD的價差不會永遠不變!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很可能之後SATA介面的SSD跟HDD的價格也差不了多少呢!
想更加了解SSD嗎?可以看看以下這篇文章
SSD的這些基本知識必須懂!大容量SSD的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我們下期再見!

HDD (Hard Disk Drive)
-
組成架構
HDD其實就是「硬碟」的縮寫,但為了跟SSD有所區分,我們常用「傳統硬碟」以及「機械硬碟」來稱呼HDD,外觀大小也有2.5吋、3.5吋及5.2吋的分別。HDD之所以會被稱為HDD,就是因為它是由很多機械零件所組成,例如:讀寫頭、碟片、馬達、主控晶片與排線等,這麼多的零件最害怕的就是碰撞跟粉塵了,只要零件移位,很可能就會造成無法讀取或損壞的情況。

-
影響讀寫速度的原因
講到硬碟,不免要提到資料的儲存速度。至於HDD是如何進行資料讀寫的呢?它最主要是透過三個零件:讀寫頭、馬達與碟片,就像以前看到的黑膠唱片機一樣,利用讀寫頭,在透過馬達運轉的碟片上進行資料的讀寫(小編是不是默默透漏年紀了!?),其中最影響HDD的讀寫速度,就是馬達的轉速,轉速越快,讀寫速度就越快,所以我們常會在HDD的規格表上看到「xxxx轉」或「xxxxRPM」的資訊,但無論HDD的馬達轉得多快,一定會有物理的運轉極限,轉速大約落在4200 RPM至 15,000 RPM之間,家用的轉速大約落在4200 RPM至7200 RPM,更高的轉速為伺服器使用的規格,將轉速換算成常見的MB/s單位,7200 RPM的讀寫速度大約落在90至100MB/s。

SSD (Solid State Drive)
-
組成架構
SSD就是我們常說的固態硬碟,有2.5 吋、M.2、mSATA 和 U.2的外型,主要由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及控制器組成,NAND Flash又分為SLC、MLC、TLC及QLC,有些SSD也會再多一個「快取記憶體」,也就是常聽到的DRAM Cache,之所以稱之為「固態」硬碟,是因為它在組成上沒有活動零件,每個晶片都固定在電路板上,所以比起傳統硬碟更防摔,運作時相較HDD,幾乎沒有噪音(但認真用力摔還是會壞掉的,請各位手下留情)。
| Read More |
QLC、DRAM Cache、SLC Cache到底是什麼?《上篇》QLC、DRAM Cache、SLC Cache到底是什麼?《下篇》

-
影響讀寫速度的原因
SSD是利用改變電壓值的方式,將資料以電子的形式存在儲存單元內,相較HDD透過物理轉速的方式,SSD的讀取速度是HDD的好幾倍,光是SATA介面最高就可達500~600MB/s,與7200 RPM的HDD相比,整整快了5~6倍。

HDD V.S SSD 該怎麼買?
講完HDD與SSD的差異後,小編貼心的幫大家整理成表格:

依上述表格很明顯能知道,其實SSD的優點比HDD多更多,但為何還有人對HDD愛不釋手呢?HDD的外觀大小相較SSD明顯大很多,所以像筆電這種有限的電腦組裝空間中,適合小尺寸的SSD;至於儲存空間方面,在相同的儲存容量下,HDD的價格比SSD便宜得多,若安裝在桌上型電腦這種不常移動的電腦裝置上,可減少震動所造成的HDD機械損壞的風險,同時還能享受大容量的儲存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在HDD傳輸速度不及SSD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完全被SSD取代的原因,畢竟儲存空間還是硬碟主要的功能之一。
因此小編建議各位讀者們選購硬碟的時候,依照使用習慣分開選購最為合適。若是你的桌上型電腦想要有個備份資料用的硬碟,例如從小到大的照片或影片回憶,可以選擇HDD作為你的備份硬碟首選;針對有高速存取需求的使用情況,例如開機與經常使用的電腦作業軟體,小編就建議你可以購買SSD,享受一秒開機跟順暢作業的爽感!
溫馨小提醒
HDD與SSD的價差不會永遠不變!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很可能之後SATA介面的SSD跟HDD的價格也差不了多少呢!
想更加了解SSD嗎?可以看看以下這篇文章
SSD的這些基本知識必須懂!大容量SSD的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文章
1
9
02.Apr.2025
空間魔術師 iPhone外接儲存裝置
05.Mar.2025
個人 PC V.S. 遊戲主機Console
17.Feb.2025
SSD好多種,磁吸式?掛孔式?鎖附提籠?各式特點一次看!
22.Nov.2024
什麼是CAMM2 ? 是否未來SO-DIMM被取代?
30.Oct.2024
USB Flash Drive的規格及格式化
03.Oct.2024
如何安裝 T-FORCE SIREN GD120S AIO SSD 一體式水冷
27.Aug.2024
S.M.A.R.T. 監控軟體能做什麼
17.Jul.2024
專業人士首選:T-CREATE MASTER Ai DDR5 OC R-DIMM 工作站記憶體
28.Jun.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