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原因為隨身碟、記憶卡在使用於PC、筆電前先使用於不支援超過32GB或exFAT/NTFS 檔案系統的裝置中,自動或手動於該裝置執行UFD/CARD格式化時,隨身碟、記憶卡被格式化為32GB容量及FAT32格式,因此在WINDOWS系統上只顯示了32GB。 辨識方式 可至Windows 磁碟管理中確認磁碟總容量、已使用容量及未配置容量 : 如下圖 : 磁碟總容量116.13GB*:代表磁碟為足容128GB無異常 *FLASH儲存產品部分容量會做為格式化或其它功能使用,並且在作業系統下顯示的容量因單位換算的緣故,顯示容量會小於實際容量,建議以容量總位元組/1024/1024/1024計算實際容量。 已使用容量32GB:代表只分割了32GB容量做使用 未配置容量84.12GB:代表還有容量84.12GB未被使用 解決方式: 可於Windows 磁碟管理中將32GB磁碟區先刪除後,再重新新增完整容量磁碟區。(如下圖) 1.將32GB磁區刪除(建議先將資料備份) : 2.接著依照Windows步驟完成新增磁碟區 : 3.新增磁碟區完成,恢復完整磁碟容量。
請先關閉電腦並拔除電源線。 在主機板上找出M.2 SSD插槽 由於每片主機板的設計都不同,如需確切位置請參閱主機板的使用手冊。 插入M.2 SSD 因主機板的差異,在安裝 M.2 SSD產品前,請需先移除主機板上的散熱片或螺絲*註1,並請確認M.2 SSD 與插槽介面相符。 註1: 請卸除M.2 SSD插槽之所有螺絲,並確認無其他干涉。 安裝 SSD 時,請小心拿著M.2 SSD產品的左右兩側並將產品接口與插槽凹口對齊,然後以20度角插入M.2 插槽,再將螺絲栓入主機板上的安裝孔洞中。 完成組裝 & 啟動電腦 啟動前請檢查無螺絲、零件、異物掉落於主機板上。 注意事項: 安裝時請儘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觸PCB版上零件,避免靜電對零件造成損壞 鎖附尾端螺絲時須注意避免碰撞板上IC零件造成脫落
減少的容量是因電腦換算所造成的落差。因為電腦計算方式為二進位演算法,在電腦上1GB=1024*1024*1024=1,073,741,824 (1024為二的十次方, 此為電腦之計算方式);所以128,000,000,000 (128GB) / 1,073,741,824 ≒119.2GB。 此外,十銓保留產品的3 ~5%容量提供給裝置韌體及資料儲存維護,延長產品的可靠度壽命使用。實際可用容量算法如下: 實際可用容量 = 標示容量 ÷1,073,741,824 × 95%~97% (GB) 如果產品的容量是在上方計算方式得到的結果範圍之內,即為正常的,請安心使用。
(1) 請先確認您的主機板或裝置記憶體支援規格,是否有支援此超頻記憶體的容量/頻率。 (2) 請您先關閉超頻,以記憶體預設值測試開機,若仍無法開機,請您確認記憶體是否正確安裝?(請參考其他Q&A相關安裝及故障排除說明)。 (3) 請您先以記憶體預設值開機後至您的主機板或裝置官網下載並更新最新版BIOS,再開啟超頻試試看。 (4) 若為雙通包(兩支裝)/四通包(四支裝)記憶體,請您先各別單獨使用一支記憶體進行測試 ,確認是否為其中有單支記憶體有無法開機問題。 (5) 若仍無法開機,請將詳細資訊(記憶體型號/規格/序號、平台廠牌/型號/CPU規格及異常描述)提供十銓線上諮詢以取得更多協助。 相關連結如下: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support/
(1) 請先確認您的主機板或裝置記憶體支援規格,是否有支援此超頻記憶體的容量/頻率。 (2) 請先至您的主機板或裝置官網下載並更新最新版BIOS。 (3) 若為雙通包(兩支裝)/四通包(四支裝)記憶體,請您先各別單獨使用一支記憶體進行超頻測試 ,確認是否為其中有單支記憶體無法超頻問題。 (4) 若單支超頻測試都沒問題,但裝兩支/四支時就無法超頻到規格頻率,表示有可能與您的主機板/裝置及CPU匹配限制有關, 建議可洽詢您的主機板或裝置官方技術支援協助。或將詳細資訊(記憶體型號/規格/序號、平台廠牌/型號/CPU規格及異常描述)提供十銓線上諮詢以取得協助。相關連結如下: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support/
1. ASUS (1) ASUS AMD主機板/CPU a. 開啟D.O.C.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按右向鍵移至Ai Tweaker(藍框),選擇Ai Overclock Tuner(綠框),並將Auto改為D.O.C.P(紅框) ii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按右向鍵移至Ai Tweaker,選擇Memory Frequency並設定頻率 iii. 設定完頻率後,往下找到DRAM Timing Control(紅框)並按Enter進入 iv. 進入後找到DRAM CAS# Latency,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 填完CL值後回到上一頁,往下找到DRAM Voltage並輸入自己想設定的電壓(藍框) v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2) ASUS Intel主機板/CPU a. 開啟XM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按右向鍵移至Extreme Tweaker(紅框),並選擇Ai Overclock Tuner(綠框),按Enter後改為XMP(藍框),接著按下F10儲存離開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按右向鍵移至Extreme Tweaker,向下找到DRAM Frequency(綠框),選擇想設定的頻率(藍框)並按下Enter iii. 設定完頻率後,找到DRAM Timing Control(green square)並按Enter進入 iv. 進入後找到DRAM CAS# Latency,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 填完CL值後,回到上一頁並找到DRAM Voltage(綠框),然後填入合適的電壓值(藍框) v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2. MSI (1) MSI AMD主機板/CPU a. 開啟D.O.C.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接著你有兩種方法可以開啟D.O.C.P. (i) 直接點選畫面上方的A-XMP(綠框),選擇2後按下F10儲存並離開即可 (ii) 進入左邊的OC框(綠框),把裡面的A-XMP從Disable改為Profile2(紅框),接著按下F10儲存並離開即可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進入DRAM Frequency(綠框),然後選擇頻率(紅框) iii. 設定完頻率後,選擇Advanced DRAM Configuration,並填入CL值(綠框) iv. 設定完CL值後,進入DRAM Voltage(綠框)並填入電壓(藍框) v.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2) MSI Intel主機板/CPU a. 開啟XM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接著你有兩種方法可以開啟XMP (i)點選畫面上方的A-XMP(紅框),切換為ON後按下F10儲存並離開即可 (ii) 進入左邊的OC框(紅框),選擇Extreme Memory Profile (X.M.P)(藍框),然後將Disable改為Enable (綠框),接著按下F10儲存並離開即可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接著按下F7進入進階模式 ii. 進入DRAM Frequency(紅框),然後選擇頻率 iii. 設定完頻率後,選擇Advanced DRAM Configuration (紅框),並填入CL值(綠框) iv. 設定完CL值後,進入DRAM Voltage(綠框)並填入電壓(藍框) v.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 3. Gigabyte (1) Gigabyte AMD主機板/CPU a. 開啟D.O.C.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上方移至M.I.T(藍框),選擇Advanced Memory Settings(綠框)並按Enter進入 iii. 找到Extreme Memory Profile (X.M.P)(紅框),按Enter進入後選擇Profile 1(藍框) 並再次按Enter確認 iv.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上方移至M.I.T(藍框),選擇Advanced Memory Settings(綠框)並按Enter進入 iii. 選擇System Memory Multiplier(綠框),並設定頻率(藍框)。[Ex: 如果你想設定頻率為2800MHz,那就輸入28.00,這時候Memory Frequency(紅框)會自動變更為對應頻率] iv. 設定完頻率後,找到下方Memory Timing Mode(紅框)並將Auto改為 Manual(綠框) v. 進入後找到CAS Latency,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i. 填完CL值後,回到上一頁M.I.T找到Advanced Voltage Settings(綠框),並按Enter進入 vii. 選擇DRAM Voltage(紅框),接著填入電壓(藍框) vii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2) Gigabyte AMD主機板/CPU a. 開啟XM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上方移至M.I.T(藍框),選擇Advanced Memory Settings(綠框)並按Enter進入 iii. 找到Extreme Memory Profile (X.M.P)(紅框),按下Enter進入後改為Profile 1(藍框),並再次按Enter確認 iv.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上方移至M.I.T,選擇Advanced Memory Settings並按Enter進入 iii. 選擇System Memory Multiplier(綠框),並設定頻率(藍框)。[Ex: 如果你想設定頻率為2800MHz,那就輸入28.00,這時候Memory Frequency(紅框)會自動變更為對應頻率] iv. 設定完頻率後,選擇Channel A Memory Sub Timings(綠框).[這邊的前提是,有按照主機板使用手冊建議的兩支插法,若使用四支,則需要選擇Channel A & B] v. 進入Channel Memory Sub Timings後,把Memory Timing Mode (綠框)從Auto改為Advanced Manual(藍框) vi. 接著在Channel A Standard Timing Control(藍框)填入CAS Latency 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ii. 設定完CL值後,回到上一頁M.I.T,選擇Advanced Voltage Settings(綠框)並按Enter進入 viii. 進入Advanced Voltage Settings後,選擇DRAM Voltage Control(綠框) ix. 在DRAM Voltage(綠框)填入合適的電壓(藍框) x.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4. ASRock (1) ASRock AMD主機板/CPU a. 開啟D.O.C.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進到BIOS後,按下「F6」進入進階模式(紅框) iii. 按右向鍵移至OC Tweaker(綠框),並找到Load XMP Setting(紅框),Enter後選擇XMP 2.0 Profile 1(藍框) iv. 完成上述步驟後,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即可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進到BIOS後,按下F6進入進階模式 iii. 按右向鍵移至OC Tweaker,並找到剛剛Load XMP Setting下方的DRAM Frequency(紅框),按下Enter,並選擇自己想設定的頻率 iv. 設定完頻率後,在Primary Timing裡找到CAS# Latency,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 設定完CL值後跳回上一頁,找到DRAM Voltage並填入對應的電壓數 v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2)ASRock Intel主機板/CPU a. 開啟XMP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進到BIOS後,按下F6進入進階模式(紅框) iii. 按右向鍵移至OC Tweaker(紅框),找到DRAM Configuration(藍框)並按Enter進入 iv. 找到Load XMP Setting(紅框),按Enter後選擇XMP 2.0 Profile 1(藍框),並再次按Enter確定 v.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b. 手動設置超頻 i. 按下Delete或F2進入BIOS ii. 進到BIOS後,按下F6進入進階模式(紅框) iii. 按右向鍵移至OC Tweaker(紅框),找到DRAM Configuration(藍框)並按Enter進入 iv. 找到DRAM Frequency(紅框)的位置並選擇自己想設定的頻率,確認後按Enter選擇(藍框) v. 設定完頻率後繼續往下找到Prumary Timing(紅框)內的CAS# Latency, 並根據你的記憶體規格依序填入,參考下圖位置。 *下圖數值規格並不代表所有記憶體規格。 vi. 設定完CL值後回到上一頁,選擇Voltage Configuration(紅框)並按Enter進入 vii. 在DRAM Voltage(紅框)處鍵入想調整的電壓 viii. 上述步驟皆完成後即可按F10儲存變更,並離開BIOS
為保證完修後消費者可同時以8支作使用,十銓於記憶體完修後皆會同時使用此8支記憶體進行匹配性與功能性測試,因此需同時將所有記憶體一併寄回方可進行RMA流程,若僅寄回不完整數量則不予受理申請。
建議先單支記憶體分別進行測試,以確認是否為個別記憶體損壞問題。 若測試結果為記憶體損壞,請參考十銓RMA流程申請送修或連絡十銓客服協助。 若測試結果非記憶體損壞問題,請將詳細問題描述及產品資訊Email至十銓客服信箱,由技術部門進行協助。
最近受到疫情影響,原本喜歡往外跑的朋友們也漸漸的宅化,相對應的一些遊戲機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小編前陣子想買一台SWITCH都一機難求,雖然這台遊戲機已經推出了好一陣子,但看來因為它外出家用兩相宜的特性,成為了現在這個時期購買遊戲機的首選。 偷偷告訴你們…小編在兩周前終於拿到動物森友會特別版的SWITCH主機啦!!!!(對就是在炫耀,保證沒其他意思) 1. SWITCH韌體更新 在4/14的時候,任天堂宣布最新10.0.0版本的韌體更新,剛好那陣子特別關注SWITCH的各種消息,就被小編捕捉到這個非常有感的實用功能:在主機「資料管理」中可讓內建的儲存空間和Micro SD記憶卡之間互相移動資料!!! 在這之前我們就知道SWITCH是有支援Micro SD卡擴充容量的,可支援品項包含Micro SD、Micro SDHC、Micro SDXC,且僅支援至UHS-I的速度規範,再往上到UHS-II是不支援的唷~ 備註:有看之前技術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這些名詞的差異,還不知道的朋友趕緊回去複習複習,免得多花錢買比較貴的規格結果只能降速使用,滿肚子問號。 資料來源:任天堂官方網站 以前存進內建儲存空間的資料如果要轉移至Micro SD卡上,不像現在可在遊戲機上直接轉移,在韌體更新後,使用上變得更人性化喔! 至於其他的更新,舉凡遊戲新聞的書籤功能、更改按鍵配置等等,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大家有興趣可以直接到公告的頁面查看詳細資訊唷! 2. Micro SD卡大推列表 說到Micro SD卡的使用,我們會從容量、價格、讀寫、CP值等面向去考量,至於你問為什麼不考量外觀…塞進去就看不到了,誰管你長怎樣是吧~! 讓小編來為各位介紹介紹,十銓的記憶卡中有哪些適合使用在SWITCH上,你們就會明白十銓記憶卡在各方面也是走在尖端,完全不遜於那些常聽到的大廠! TEAMGROUP PRO V30 U3記憶卡256GB 容量:256GB 讀寫:100/90 MB/s 保固:終身保固 小編評比CP值:中 PRO這款產品,聽名字就知道是在十銓目前的Micro SD卡中是最高階的A1卡,速度絲毫不遜於Samsung、Sandisk等大廠的產品,價格上則因為是頂級速度的產品,比其他十銓的產品稍微貴了一些,所以,在CP值上小編給個中,推薦給追求極致遊戲啟動速度及跑圖速度的朋友們。 了解更多: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product/pro-v30-u3-card TEAMGROUP ELITE A1 U3記憶卡256GB 容量:256GB 讀寫:90/45 MB/s 保固:終身保固 小編評比CP值:高 ELITE是PRO的次一階產品,價格上比PRO低了四分之一左右,玩家最注重的讀取速度上也只稍微低了一些,這款也是小編這次拿來測試的主要產品,loading速度非常快,整體來說小編給予高CP的評比,如果要為自己的SWITCH添置一張Micro SD卡,這款會是小編大推的產品喲! 了解更多: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product/elite-a1-u3-card TEAMGROUP COLOR CARD II記憶卡128GB 容量:128GB 讀寫:90/45 MB/s 保固:終身保固 小編評比CP值:高 這款記憶卡,在規格上與ELITE不相上下,差別在於少了A1的這個效能等級。不過其實A1等級是SD協會針對手機使用的IOPS定義的,我們現在要使用於SWITCH上,最重要的應該是讀取遊戲時的速度,因此有沒有A1評級其實差異不大,加上這款更便宜一些,也是屬於小編大推款之一。 了解更多: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product/color-card-ii 3. Micro SD卡有什麼幫助–遊戲狂有福了,1張SD卡解決容量煩惱 你是否曾因為瘋狂的購買各式各樣的數位版遊戲,而出現主機容量不足的問題?或是有太多遊戲過程想記錄,結果卻發現記憶體不夠而懊惱嗎? 其實,擁有一張合適的Micro SD卡就能解決以上問題,小編自己也裝了一張256GB的卡,畢竟一買SWITCH就瘋狂買了10款數位版遊戲的小編,需求可是相當大!下方小編就拿公司的SWITCH測試讓大家看看,明明只有兩三個遊戲但卻佔用8成主機容量的狀況,釋放至SD卡後差了多少! 小叮嚀:遊戲進度紀錄檔只能放在主機內建的儲存空間,所以當內建儲存空間被塞滿,可能出現無法儲存紀錄檔的狀況,建議要預留空間較安全! 4. 怎麼安裝Micro SD卡?安裝後怎麼轉移遊戲? 由於小編的動森機裝了保護殼,在拆裝教學還有拍照上比較不便利(根本就是捨不得拿來拆),於是跟公司的研發測試部門A了一台SWITCH來拍,反正公司的,不心疼~ 首先是安裝Micro SD卡的位置,在背後左下方有一條長長的黑色蓋子 需要把它打開,稍稍用力後會聽到“喀”一聲,蓋子就可以支撐著(其實這個設計是讓主機本體可以立著玩) 接著依照上方的圖示,將Micro SD以正確的方向插入,並確認有回彈的感覺,就代表安裝完成了 特別提醒大家,上方的卡榫是插遊戲片的,別打開這個蓋子結果一直找不到Micro SD卡XDD 如果是在開機狀態下插入SD卡,螢幕上會出現以下畫面,選擇重新啟動就行了 重啟後如果想將原先主機內的資料移到SD卡上,就到「設定」中的「資料管理」 選擇「移動資料到主機或SD卡」會出現以下畫面 接著選擇「移動到SD卡」,會出現目前主機內所有可移轉的軟體。 以小編這次為例,選擇FORNITE後點選右邊的移動,就完成啦! 說了這麼長一串,其實就是想說一句,有了Micro SD卡的SWITCH,真香~ 大家也快去補進一台SWITCH+動森!
您的Android行動裝置需支援OTG功能才能正常讀取OTG隨身碟。請洽詢您的行動裝置生產廠商或購買廠商,您的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支援OTG功能。
若您的記憶卡為64GB(含)以上容量,請先確認讀卡機或裝置是否能支援32GB以上容量及exFAT(Extended File Allocation Table)格式。 若您的讀卡機或裝置是較早期的產品,可能會無法支援32GB以上容量及較新的exFAT格式,造成無法辨識正確的容量或裝置;或者格式化後容量異常。
造成記憶卡內的檔案毀損或照片有些無法顯示/顯示全黑的影像,可能原因如下: 1.記憶卡未經過使用的裝置格式化,資料量多時導致太多破碎的檔案,容易造成照片檔案不良無法正常顯示或顯示黑色畫面。 2.把記憶卡當做隨身碟存取其他非使用裝置產生的資料,容易造成照片檔資料不連續導致檔案毀損,無法正常顯示照片。 3.照相或攝影時,相機處於低電量或是供電不穩狀態。 4.卡片仍在進行讀寫動作時,就移除卡片。 5.記憶卡故障。 若有發生上述的現象,建議將記憶卡插入使用裝置格式化後再使用。(格式化前先將記憶卡的資料備份至電腦) 注意:第一次使用卡片之前,務必在裝置上進行格式化,確保資料能無誤存入。
傳統上客戶在選購記憶卡時,大多取決於「容量」,沒有注意到其實用在不同的電子產品上(ex:智慧型手機、單眼相機、行車紀錄器等等),記憶卡的規格都有所差異。 在購買記憶卡時,有分成SD、SDHC、SDXC的不同,標示上也通常會寫出C4、C6、C10、U1、U3等等的內容,看清楚這些內容將是你挑選適合的記憶卡重要的步驟。 1. SD、SDHC、SDXC有什麼不同? 標示 容量區間 SD 2GB以下 SDHC 4GB~32GB SDXC 64GB~2TB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這些名稱只是區分容量差異,因此看到這些不同名稱時不用擔心,選擇您所需的容量即可。 2. C4、C6、C10、U1、U3等等的標示有什麼不同? (圖片取自SD Association) 由表中可知此類標示代表著SD卡的寫入速度,SD卡的寫入速度分為「SD Speed Class」及「UHS Speed Class」兩個種類,「UHS Speed Class」是國際認證機構製訂的新式速度規格,在有支援UHS的裝置上會比「SD Speed Class」的讀寫速度快許多,而通常記憶卡若是兩種速度皆支援,則皆會標示於卡片上,這些是選擇SD卡最重要的因素,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設備,您所需要的寫入速度等級就不同。 舉例來說:若是您欲錄製4K畫質的影片,需要U1以上等級的卡。 但只購買了C4等級的SD卡,這時候SD卡寫入速度跟不上影片錄製速度,有可能導致影片停格等等的情形。 為了避免類似上述舉例之狀況發生,購買前務必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使用設備上的SD卡建議等級,挑選最適合自己的SD卡。 本公司所有SD卡產品外觀皆有清楚的標示容量以及速度等級,方便消費者辨別產品。 3. UHS-I和UHS-II有什麼不同? 這兩者的差異為設備的匯流排的不同,UHS-I是普遍設備皆能支援,而UHS-II則是出現在比較高階的錄影設備,但這主要是出現在專業級的設備,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時其實不用特別區分UHS-I或UHS-II的差別,因為在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等等的電子產品,使用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結語: 購買SD卡時不能只注意到容量,更重要的是寫入速度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若是在不確定自己需求寫入速度為多少時,也須先行確認使用設備能支援到多少速度,在設備能支援的前提下,盡量的購買U1以上的產品較為穩妥。 十銓科技記憶卡類產品,涵蓋了各式規格,舉凡可滿足Gopro運動攝影的Go Card,或是行車紀錄器專用的Dash Card,或是有別於一般卡片色彩的Color Card,皆是您在選擇相對應記憶卡時的首選。建議使用者在購買產品回去後,先以使用設備進行格式化,避免發生插入SD卡後無法讀取的情況,每個裝置的支援格式不同,需在使用設備上格式化才能確保格式與設備相符。
這是FAT檔案系統本身的問題。多數隨身碟出廠時,皆格式化為FAT檔案系統,FAT格式能和大部分的作業系統相容。因此若要一次複製超過255個檔案到隨身碟上,可新增一個資料夾存放,或直接將隨身碟格式化成FAT32 or exFAT。
FAT32最高僅支援到容量為32GB的SD/uSD卡,且FAT32不支援單一大小超過4GB之檔案。 但FAT32能提供更佳的相容性。如您不確定您的裝置是否支援exFAT,我們建議您將記憶卡格式化為FAT32,exFAT檔案系統則可解決FAT32等格式不支援4G及更大檔案的問題。若SD /uSD 超過32GB,則會使用此格式。
請先確認檔案系統格式。 FAT16檔案格式僅能支援單一檔案2GB大小,FAT32檔案格式只能支援到單一檔案 4GB大小,8GB以上(含8GB) 必須改用NTFS或exFAT檔案格式。
CF記憶卡透過轉板於IDE或SATA使用時,顯示為本機磁碟即為Fixed Disk Mode,顯示為卸除式磁碟即為Removable Disk Mode。
目前T-FORCE所推出的RGB記憶體皆支援四家主機板廠燈效控制軟體,如欲使用額外第三方RGB控制軟體,建議洽詢第三方客服人員確認軟體相容性。 另依據測試結果,如同時安裝不同的燈效控制軟體,可能導致兩種軟體下出不同指令而使RGB燈效不受控制的狀況, 因此建議一次安裝一種軟體即可。 欲更換燈效軟體請先將前一個燈效軟體徹底移除乾淨,再進行安裝其他的燈效軟體。
請確認錄影的設定時間為限制,而非固定時間。 如記憶卡格式為FAT32,因單檔不能超過4GB,所以錄到4GB即會停止,如機器支援NTFS或exFAT,將記憶卡更換格式即可解決。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可讓相容的DDR3/DDR4 記憶體超頻運作,使執行效能超越標準規範。這能夠增強電腦效能。要執行XMP除了需要具備可超頻的記憶體外,還須搭配支援XMP的主機板才能使用。XMP的設定方式請參照您使用主機板的使用手冊。
你在使用記憶體時有遇到什麼安裝或開機的問題嗎?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記憶體嗎?現在就讓我們來簡單介紹記憶體簡易除錯流程吧! 安裝方式 正確安裝記憶體手勢,確保記憶體金手指受力平均,避免造成損毀 安裝記憶體時,確保記憶體金手指與主機板插槽無灰塵或異物,如有異物或毛屑易造成燒焦的狀況 無法開機(無法進入BIOS) 先參考主機板記憶體插槽順序→將記憶體(單支或雙通道)安裝在主機板正確的記憶體插槽→確認是否可正常開機 -->雙通道 -->單通道 各家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皆有自訂順序,請先參考主機板說明書 如安裝正確位置仍無法開機→將單支記憶體輪流安裝在主機板插槽上測試→確認哪一支記憶體有問題/如確認有無法開機的狀況請連絡原廠送修 交叉比對測試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是否有問題→將可正常使用的記憶體輪流安裝DIMM1 ~ DIMM4,確認DIMM槽是否皆可正常運作 如手邊有其他主機板→將記憶體安裝至不同主機板確認是否可正常使用→如同樣無法使用則可推斷應為記憶體狀況 RGB燈光問題 如RGB記憶體的燈不亮,大多是LED燈問題,可直接送修 如RGB記憶體的燈無法控制,請先只安裝一種RGB軟體嘗試,或更新RGB軟體至最新版本,同時確保其他軟體已完全移除安裝 請勿使用酒精或橡皮擦擦拭金手指
記憶卡本身並不需要驅動程式,可能您的讀卡機並不支援您所用格式的記憶卡(如:SDXC)。建議您與電腦廠商聯繫,確認該讀卡機可支援您所使用之記憶卡,並下載最新的驅動程式。
pin為主機板針腳,Delta支援3 pin or 4 pin的5V接頭,Delta S支援4 pin的12V接頭,Delta R支援USB 9 pin的接頭,更詳細的主機板針腳說明請詳見主機板廠手冊。
請先將檔案備份後,將隨身碟格式化;格式化後行動碟內的所有資料包括病毒都會被清除。若您在將隨身碟格式化後仍被偵測到病毒,病毒應該是被清除完後又重新被寫入。若是上述情形,代表您所使用的電腦可能已經中毒,您必須清除電腦中的病毒才能防止病毒再度被寫入隨身碟。請聯繫您的電腦維修廠商或防毒軟體公司來解決您電腦中毒問題。
瞭解PD400外接硬碟的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並瞭解若不小心將外接固態硬碟弄溼時的處置方式。 PD400外接固態硬碟在塞上防塵塞的情況下具備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並且已在受控管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下測試,PD400可達防塵、防水IP66等級。 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非永久狀態,並可能隨日常使用造成的耗損而使效果下降。液體損壞不在保固範圍內,但您可能享有消費者保護法所保障的權利。 PD400外接固態硬碟可抗意外潑濺的常見液體,例如汽水、啤酒、咖啡、茶和果汁。遭到潑濺時,請使用沾水紙巾輕擦拭受影響的區域,然後擦乾外接固態硬碟。 瞭解PD1000外接硬碟的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並瞭解若不小心將外接固態硬碟弄溼時的處置方式。 PD1000外接固態硬碟具備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並且已在受控管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下測試,PD1000可達防塵、防水IP68等級(在水下1公尺可達1小時)。 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非永久狀態,並可能隨日常使用造成的耗損而使效果下降。液體損壞不在保固範圍內,但您可能享有消費者保護法所保障的權利。 PD1000外接固態硬碟可抗意外潑濺的常見液體,例如汽水、啤酒、咖啡、茶和果汁。遭到潑濺時,請使用沾水紙巾輕擦拭受影響的區域,然後擦乾外接固態硬碟。 保固內容: 經進水指示貼紙確認為浸入水中而導致損壞時不保固。 使用時請避免以下情形: 游泳或淋浴時攜帶外接式固態硬碟。 讓外接式固態硬碟在高速水流中沖刷,例如進行淋浴、滑水、衝浪、騎乘水上摩托車等等。 在三溫暖或蒸氣室內攜帶外接式固態硬碟。 刻意將外接式固態硬碟浸入水中。 在建議的溫度範圍之外或極為潮濕的情況下操作外接式固態硬碟。 讓外接固態硬碟於過高處掉落或受到強烈衝擊。 將外接固態硬碟拆解,包括拆卸螺絲。 讓外接固態硬碟接觸到酸鹼性或腐蝕性較強之物品,如肥皂、清潔劑、香水、驅蟲劑、乳液、防曬乳、油、除膠劑、染髮劑等。 不小心掉入水中: 如果不幸掉入水中時,先使用柔軟、不起毛絮的布(例如拭鏡布)擦乾,並將USB 頭向下輕拍將水排出,並放置於陰涼通風處或置於電風扇前方吹拂,靜置5小時候再使用。 若是掉入非清水的液體中時,請先以沾水紙巾擦拭受影響區域再依上述方式處理,切勿使用外部熱源將外接固態硬碟烘乾,或使用異物(例如棉布或紙巾)插入外接固態硬碟接頭。
1. 請確認您所使用的主機板所支援的最大記憶體容量。 2. 請將BIOS更新至最新版本,再做確認。 3. 請從工具列搜尋[系統設定],點選[開機]裡的[進階選項],將[最大記憶體]取消勾選,並按確定重新啟動。
近期win 10作業系統升級為1803版本有造成搭載英特爾SSD 600p系列、SSD Pro 6000p系列PC當機且重開機後,重覆進入UEFI畫面。此外,它也造成搭載東芝XG4、XG5和BG3系列SSD的PC電池續航力下降及電腦發燙的問題。 解決方式 : 微軟於2018/5/23釋出的更新程式KB4100403 將使Windows作業系統升級為Build 17134.81版本,它並未包含新的作業系統功能,最主要的是解決英特爾、東芝SSD PC安裝Windows 10 1803版的狀況。微軟會開始透過Windows Update部署更新。進階用戶則可從5月25日起,手動下載最新更新程式。方法是從「設定」頁的「更新&安全性」進入「Windows Update」,再經由「檢查最新更新」下載安裝。 相關更新內容請參照以下Microsoft官網連結: 中文版: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hk/help/4100403/windows-10-update-kb4100403 英文版:https://support.microsoft.com/en-us/help/4100403/windows-10-update-kb4100403
如果Windows 7或Windows Vista中的磁碟驅動程式為停用,就會發生這個問題。在您變更開機磁碟機的 SATA/RAID 模式之前,必須啟用此驅動程式。請參閱: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tw/kb/922976
請先查詢記憶體或主機板QVL List確認所選規格是否可支援至四通道,另官方推出的四通包裝皆經過四支同時測試驗證,在四通道超頻時將會較有保障,因此不建議選擇兩組8GBx2的方式。
在變更BIOS開機磁碟模式成SATA(AHCI)之前,必須先安裝並啟用Windows 7/8/10 的SATA驅動程式,請至微軟官網下載並更新的SATA驅動程式。
因前後購買時期不同,無法保證必定可相容,請先確認前後購買記憶體規格是否都相同(時脈/容量/CL值)。 另外需注意主機板記憶體通道數與插槽數,如主機板有4個記憶體插槽,在雙通道情況下,插三支記憶體並不能發揮完整效能,建議選擇2支或4支較能發揮記憶體效能。
記憶體與CPU與主機板版相容性,可參考QVL List,記憶體與主機板廠商皆會於官網提供,若找不到資訊,建議可直接聯繫客服,由客服人員協助您確認。
經微軟技術人員確認, 若是升級獲得的Windows 10,認證訊息將綁定電腦的硬體,如主機板和硬碟等,自舊硬碟搬遷作業系統至新硬碟時,將會導致開機時判讀到異常資訊,進而顯示藍屏表示無法啟用作業系統。 若是直接安裝Windows 10 並通過認證,不在以上限制內。 此為微軟作業系統的限制,無論使用何種方式進行系統複製,皆無法有效避免。
這是因為FAT32檔案格式的限制。大於4GB的檔案不能儲存於FAT32系統上,將檔案格式化為NTFS或exFAT格式可以解決此問題。請參閱微軟官網連結: 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314463
1.是否有正確安裝記憶體 2.主機板晶片組或是CPU是否有支援(查詢主機板官網/使用手冊) 3.換其他記憶體確認是否主機板/插槽有問題 4.換其他主機板確認是否記憶體有問題 5.BIOS是否有更新到最新版本 6.DIMM插法或Rank數限制(查詢主機板官網/使用手冊) 7.勿與其他規格/廠牌記憶體混插使用
請先查詢CPU支援記憶體頻寬,如非超頻平台使用,記憶體時脈將向下相容,可以共用,如新舊記憶體時間差過久,則不建議這樣使用。
記憶體在使用雙通道超頻時,建議使用相同廠牌、容量、頻率、CL值、solution。建議購買雙通包,就能確定是相同的上述規格,在超頻時才不會出現問題。
主機板需支援4GB以上記憶體。 目前作業系統有區分32位元及64位元兩種,需64位元的作業系統才能辨識4GB以上的記憶體容量;而32位元的作業系統建議安裝4GB或以下的記憶體容量。
ELITE(ELITE PLUS)及T-CREATE CLASSIC 3200MHz CL22記憶體是使用原生DDR4 3200顆粒的產品,購買此產品前請先確認你的主機板及CPU是否支援原生DDR4 3200顆粒的記憶體,如無支援將會無法開機使用。下列是目前有支援原生DDR4 3200記憶體的CPU: Intel:11th CPU(含)之後處理器 AMD:AMD Ryzen 3000 series CPU(Matisse) (含) 之後處理器 AMD Ryzen 4000 G-series APU(Renoir) (含) 之後處理器 請多多注意! 由於原生DDR4 3200記憶體無法降頻,所以一定要確認你的CPU及主機板是否支援原生3200MHz哦! 更多詳細狀況仍建議參考主機板廠提供之資訊。